在新珍饰品有限公司的展厅内,各式发饰琳琅满目——精致的发圈、优雅的发束、璀璨的发卡、多功能的卷发棒……一枚枚小小的发卡,本是点缀在少女发间的精致装饰,而这家扎根于西丰县的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技术创新,将看似普通的发饰做成了年出口额2000多万元的“大生意”,产品远销俄罗斯、欧洲、东南亚及北美市场,让中国制造的发饰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潮流触角”伸向全球前沿
走进新珍饰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与工人的忙碌身影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流水线上,五颜六色的发夹、发圈经过注塑、组装、质检等环节,被分装进印有英文标识的包装盒中。“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下半年,尤其是抓夹和发圈,海外客户追加订单的频率越来越高。”公司办公室主任王东旭一边检查产品细节,一边向记者说。
义乌被称为“世界超市”,每年210万种商品从这里流向全球。对新珍饰品而言,这里不仅是订单来源地,更是创新的“灵感库”。王东旭坦言:“我们的小团队常年驻扎义乌,专门‘盯梢’年轻人的喜好。”去年,马卡龙色系挂饰在电商平台爆红,新珍迅速跟进,推出的同色系TPU发圈迅速打入东南亚市场。
这种“快速反应”背后,是研发与生产的深度协同。每周,义乌团队会将采集的样品和数据分析进行设计,技术部门据此调整模具设计、色彩配方。凭借这一策略,企业每年推出几百种新品,从韩系极简发夹到欧美复古抓夹,总能精准踩中消费热点。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射击冠军黄雨婷的同款发夹在全球热销,新珍饰品迅速调整生产线,推出奥运主题配色系列,仅一个月内便收到超20万美元的欧洲订单。这种“热点+技术”的结合模式,让企业订单版图不断外延。
科技赋能“指尖艺术”
如果说设计是新珍饰品的灵魂,自动化则是新珍的“筋骨”。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全自动雕刻机如精准的舞者,将环保TPU材料按照设定值瞬间切割出任意想要的形状,以微米级精度在抓夹表面勾勒出细腻纹路。王东旭指着一条全封闭流水线介绍:“这条线日产抓夹良品率99.8%,比传统工艺效率提升5倍。这种‘机器换人’并非冷冰冰的替代,而是让人力专注于创意与品控。”
国际展会是新珍饰品打开全球市场的“敲门砖”。去年8月,公司参加日本大阪“辽宁出口商品展览会”,其展位以简约时尚的设计风格吸引大量采购商驻足。日本客户对一款可调节松紧的TPU材质发圈赞不绝口:“这种材料环保且弹性持久,非常适合运动场景。”展会期间,新珍饰品与多家日本连锁零售商达成合作意向,成功切入东亚高端市场。
近年来,新珍饰品积极“走出去”,以俄罗斯、意大利、韩国等国际展会为跳板,不断拓展全球市场。王东旭介绍,“海外客户对中国发饰的设计和工艺越来越认可,每次参展都能收获新订单,去年我们的出口额突破700万美元,其中20%的客户都来自展会直接对接。”
为精准匹配不同市场的审美需求,新珍饰品在出海策略上下足功夫。针对俄罗斯市场偏好华丽风格,推出镶嵌仿宝石的复古发饰;为意大利时尚买家定制简约高级的金属发抓;而对品质要求严苛的日本市场,则主打环保材质和人性化设计。“展会不仅带来订单,更让我们直接接触到终端消费者的需求,这些反馈成为产品迭代的重要依据。”王东旭说,新珍饰品正用这些发梢上的“中国创意”,编织一张越来越大的全球销售网络。
从西丰县城的小厂房到国际展会的聚光灯下,新珍饰品用十年时间诠释了“小产业亦有全球化雄心”。在政策东风与创新基因的双重驱动下,这家企业正以发夹为支点,撬动更大的世界舞台。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梦彤 李林峰)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