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我市近万亩小麦迎来收获期
广袤的田野上
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
饱满的麦穗在阳光照耀下
熠熠生辉
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
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
全面开展机械化收割作业
确保颗粒归仓
在调兵山仲琦家庭农场的麦田里,几台收割机来回穿梭,轰鸣声中,割麦、脱粒、秸秆粉碎还田等工序一气呵成,金黄的麦粒源源不断地从收割机的出料口倾泻而出,装满一旁等候的运粮车。“机械化太给力了,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如今借助现代化农机,几天就能完成收割任务。”调兵山仲琦家庭农场负责人侯猛满脸笑容地说:“今年600亩小麦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悉心指导下,优化了种植技术,亩产比往年提升了100多斤,达到700斤以上。再加上今年气象条件好,光照、雨水都很充足,小麦生长态势良好,实现了大丰收。趁着天气好,收完马上种早熟大豆,争取实现一年双收,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
为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今年我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引导农户采用科学方法种植小麦,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适合在我市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为小麦收割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雷达声介绍:“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近1万亩,相较于去年有所增加。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农户看到了小麦种植的潜力和效益。目前,我市小麦收割已全面展开,机械化收割率达到了95%以上。小麦收割完成后,农户再种植下一茬大豆,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不仅实现一年多熟、增产增收,还能获得大豆生产者补贴,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今年小麦丰收,不仅是对农户辛勤劳作的回报,更是我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效果的生动呈现。
今后,我市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机械化应用,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让广袤田野成为农民的“致富田”。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袁海洋 董家良)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