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原智能制造技改项目深入推进,同时布局压力容器、散料输送量大新兴战略板块;
兴东科技15万吨高强瓦楞纸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开原嬴德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项目全面投产;
大唐国际开原庆云堡200兆瓦风电项目升压站工程完成验收并进入调试阶段……
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
绿色化转型提质升级
“制造”加速向“智造”迈步
新技术带来产业质变
眼下,开原大地
处处呈现出经济向新求质
产业换挡升级的勃勃生机
今年
锚定“工业强市”建设目标
开原市紧紧抓住
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产业升级、动能转换之间
挖掘新潜力,创造新优势
交出一份稳健的工业答卷
上半年
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0亿元
规上营业收入51亿元
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增幅约6%
“智变”升级
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
“得益于智能工厂建设,我们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入库、排产到生产、包装、出库等全流程智能化运转和数字化管控,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到智能工厂建设,辽宁兴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文双说,企业生产和管理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降本提质又增效,产销两旺干劲足。
兴东科技的“智变”升级,正是开原市企业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升级的生动场景。
近年来,开原市抢抓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以“数”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利用政策杠杆,引导企业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辽宁华原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条融合多道工序的起重机“智能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在端梁焊接生产工序,两个悬挂式单梁双枪焊接机械臂紧紧“握”住焊枪,依照指令上下调节,左右移动,底座部分则紧紧“咬”住导轨匀速前进,伴随着一串耀眼的火花,一条几乎完美的焊缝逐渐形成,端梁工件被严丝合缝地焊接在一起。“这是我们的‘新员工’。”公司生产车间端梁班组组长闫东旭笑着介绍,焊接机器人的“加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真正实现了节本提质增效。
“以前,端梁焊缝焊接作业都是由人工完成,焊接作业时,要佩戴厚重的防护用品,火星烟雾里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闫东旭说,现在只要给机器人设定好焊接参数和运动轨迹,轻轻按动按钮,它就会自动寻位、焊接、清理焊枪,并且精确重复焊接动作,焊缝质量一次合格率达到100%,是人工焊接效率的1倍。
在开原,尝到数字化转型“甜头”的企业还很多。今年,聚焦数字化转型前沿,川顺食品、兴东科技成功获批市级基础级智能工厂,通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现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成为开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示范。
当前,在数字化浪潮中,传统产业悄然“智变”,开原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已经按下“快进键”。
向新图强
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开原市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强化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上半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换挡提速——坚持以技术改造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全力推进嬴德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建设等17个重点技改项目,涵盖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强化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积极引导企业“智改数转”,推动企业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新场景更新,逐步构建以链首企业为引领、上下游企业相互支撑的点线面融合发展格局。
上半年,产业生态不断丰富,增量提质——新入规的润鑫重工、泓润工艺品、天润风电、万福金安4户企业较大释放产值,拉动作用明显;佳合亚辉和宏阳热力升规材料已递交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发展梯队不断壮大。二季度,铁岭市共有3户新建企业拟升规,开原市占2户。随着“小升规”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市规模企业发展梯队不断优化壮大,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上半年,创新体系逐步完善,效能提升——建立高新技术企业三级梯度培育库,储备高企5家,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组织中水六局华浙开原管业有限公司、辽宁华原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开原亨泰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推进兴东科技与天津科技大学“带土移植”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组建省级科技特派团3个,对接企业技术需求9项,精准破解企业技术难题。
转型升级,蓄能成势。如今,在开原这片“发展热土”,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发展优势持续厚植。开原,正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大步迈进。
服务向优
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提升新质生产力,服务工业企业发展,开原早已频频亮招。
落实开门红奖励政策,积极为一季度产值正增长的32户规上企业争取稳增长奖励资金;为润鑫重工、天润风电等4户新增规上企业申报每户10万元升规奖励,激发企业升规积极性。
对57户规上企业实施“周监测、月分析”,动态跟踪生产经营情况,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助力亨泰营养、鸿博智源、兴东科技、开沅生物等企业精准排产,缩短检修周期,实现产能利用率最大化。
坚持“项目为王、创新为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建立重点工业项目清单,实行“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闭环管理,重点推进嬴德冷链物流等17个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引导积极申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政策,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工艺深度融合……
着眼长期,放眼未来
“稳”的基调将持续
“进”的态势更积极
2025年
新质赋能
开原市乘势而上
在高质量发展路上提质竞进
迈步新未来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瑜)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