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
开原市紧扣
我市“文旅兴市”战略部署
以融合发展为路径
以改革创新为引擎
紧跟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
不断丰富文旅业态
优化文旅产品供给
提高文旅服务水平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让文化“活起来”
让旅游“火起来”
非遗实力出圈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作为东北二人转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铁岭文化产业集团下属开原大戏院将传统曲艺与现代演艺形式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成为开原市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亮眼名片。
每晚,这里座无虚席,演员们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精湛的表演技艺,将二人转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除了经典的剧目,开原大戏院还不断创新节目形式,融入小品、歌舞等元素,增强了对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吸引力。
开原大戏院不仅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夜间文化生活,也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成为开原夜间经济的重要引擎。
近日,乘着文博会的东风,来自开原大戏院的优秀演员代表辽宁省作文旅宣传,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独有的风趣幽默从辽北带到了南国。
文化产业的年度盛会——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举办。大会上,铁岭二人转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成为文博会的焦点。
演员们身穿色彩鲜艳的服饰,手持手绢、扇子等道具,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吸引大量参展人员和参观者驻足观看。同时,演员们还进行现场教学,与观众积极互动,将东北人的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将铁岭文旅名片发往海外,把非遗传承推向国际舞台。
此次,二人转在文博会上大放异彩,不仅彰显了铁岭文化产业的创新实力,而且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象牙山影视IP迈向长青
“我的老家,哎就住在这个屯,我是这个屯里土生土长的人啊,别看屯子不咋大呀,有山有水有树林,邻里乡亲挺和睦,老少爷们更合群……”夏日里的象牙山风景区绿树天屏,凉风宜人,伴着《咱们屯里的人》等一首首带有浓浓东北乡音乡情的歌曲,游客们徜徉在景区间,寻找着心中的“乡村爱情”印记。
“我是《乡村爱情》系列剧的粉丝,来到这儿,特别开心,山清水秀,人也特别热情,跟电视剧里一模一样,特别有代入感。”西安游客王宇瑶兴冲冲地说。
沈阳游客赵超表示,这里离家近,环境也好,有了青山绿水相伴,压力得到释放,心情也好起来了。“我还尝到了刚做出来的干豆腐,特别好吃。”
2006年以来,随着《乡村爱情》系列剧的热播,象牙山这一位于开原市松山镇的美景,逐渐走进全国观众的视野。
作为开原文旅产业的“金字招牌”,象牙山风景区依托影视剧中的经典场景,持续优化游客体验,凭借“乡村爱情”IP的强大影响力,成为全国最大的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基地、全国乡村文旅的热门打卡地。同时,景区深度挖掘红色历史,悉心植入“抗联元素”,为这里增加了红色教育、党性提升的新功能。一年一度的象牙山梨花节也成为辽北颇具影响力的旅游节会活动。
辽宁象牙山温泉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玉成表示,接下来,景区会增加更多的业态,包括旅拍及一些玩乐项目,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同时,景区还将进一步提升硬件条件和服务质量,争取早日达到4A级景区标准。
来开心之“原” 赴宇宙之约
开原山川秀美,风景如画,象牙山雄奇险峻,白鹭洲灵动飘逸,大清河波光潋滟,龙潭寺清幽雅致;开原水系众多、冬季漫长,冰雪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冬季旅游的先天优势;开原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东北二人转的发源地之一、闻名全国的快乐文化之乡,书法、绘画、剪纸、根雕等民间艺术独具关东风情;开原是多民族聚居地,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开原文化底蕴丰厚,名人高士辈出……
开原市政府副市长王立波介绍,开原市的文旅资源丰富,快乐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均是开原宝贵的文旅资源。其中,快乐文化独具特色,是开原最响亮的对外名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从象牙山的乡村风情到开原大戏院的曲艺魅力,从沉浸式文化体验到特色美食享受,开原市正以文旅融合为纽带,串联起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向通道。
“象牙山、白鹭洲和咸州古城是我们力推的三大文旅项目。就拿咸州古城来说,未来我们将借助辽金文化这一历史文化‘金名片’,将古城打造成远近闻名、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王立波表示,未来,开原市将继续深挖文旅资源潜力,进一步提升景区功能,丰富业态,打造更多优质文旅产品,推动文旅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让开原成为人们向往的文旅胜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可 杨洋)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