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拂过大地
新绿点缀希望田野
漫步西丰街头
可见园林工人有序进行
街路绿化提升收尾工作
新栽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为城市增添了一抹新绿
今年春季
西丰县各地绿化提升工作
进展顺利
以“科学规划、精细管理
长效养护”为核心
推动植树造林
从“规模扩张”
向“质量提升”转型
一幅“推窗见绿、行路成荫”
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
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点绿成金”
无论是田间还是山坳,无论是道路两旁还是河边湖畔,每一个植树点都是人头攒动、彩旗飘扬,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为广袤大地播下片片新绿。
在辽开线工业园区段,新栽植的8000余株落叶松树苗挺立风中,与树丛错落交织,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西丰县林业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战航介绍,西丰县围绕六项绿化工程,精准发力,通过6000亩基地更新,重树森林肌理。1.5万亩退化林修复,提升生态功能。2.5万亩封山育林,筑牢生态屏障。同步推进45公里绿色廊道建设,900亩河道生态修复和600亩美丽乡村绿化,构建“山、水、林、田、路、村”全域绿化新格局。各乡镇根据地形特点“量身定制”方案:凉泉镇依托城子山省级森林公园,补植高山景观林200亩;振兴镇围绕诚信水库水源地,栽植红松、云杉等涵养林30万株;房木镇则结合沙棘经济林产业,将退坡还林与农民增收挂钩,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西丰县坚持科学规划与尊重群众意愿相结合、发展林业产业和生态修复相结合原则,严格按照国土规划,精心选择经济林品种,推进太行山绿化等营造林绿化工程深入开展,打造富民产业带,推进乡村振兴。
精细管理
用心呵护绘绿成景
“选苗要查根系,栽种需避午阳,浇水得透底墒!”在郜家店镇国营林场义务植树现场,林业技术员李莉一边示范,一边向村民讲解植树造林技术要点,新栽植的苗木错落有致,春风中形成一片绿油油的景观。
“我们通过前期精心规划,对林木采伐后进行清场整地,再规划定点,按照点位栽植,已完成春季造林计划,现在进入管护阶段。”李莉说,为保证树苗的存活率,在栽植现场,林场林业工人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进行栽植指导并逐一对栽植后树苗进行检查。今年,郜家店国营林场还建设水曲柳与日本落叶松混交林产业试验园一处,按照混合比例,实验园的建设旨在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开启生态与产业融合的新篇章。
西丰镇红旗路西延伸段,园林工人王成久正为新栽的树苗养护抚育,只见他穿行在树苗间,逐一检查树苗的情况。不时蹲在树坑前,向其他同事讲解管护常识。战航表示,城区绿化实行“三级验收制”——苗木进场、栽植定位、后期养护均需签字确认,确保“栽一株活一株”。
长效养护
机制创新“绿荫常驻”
植树易,护绿难。为破解“重栽轻管”难题,西丰县通过统筹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的专业力量,以条块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将苗木抚育管护责任分解到各级党组织,逐步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负责的工作局面。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及“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驻片领导对所属片区的管护工作负总责,指导和督促该片区的管护工作。西丰县还推出“林长+志愿者”双轨制,18个乡镇的村级林长守护巡护责任区,200余名护林员定期修剪除草。各乡镇专门成立乡镇林业管护队,负责浇水、修剪及补植,又激发全民共管的积极性,让“爱绿护绿”的氛围逐渐形成。
近年来
西丰县以61%的森林覆盖率
获评“中国天然氧吧”
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荒山披上绿衣
道路系上绿带
城区装上绿芯
……
如今
随着全民护绿意识的增强
西丰正朝着
“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
的目标稳步迈进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梦彤)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