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
2025年铁岭市
“冬黑麦+”模式现场观摩会
成功举办
来自市科学技术局
农业农村局等多个部门
以及市科协、种植大户
家庭农场、合作社代表
等齐聚一堂
共同探寻如何以
“冬黑麦+”模式在黑土地上
实现“一年双收”
在位于铁岭县双井子镇的150亩冬黑麦示范田里,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预示着丰收的喜悦。观摩团成员们穿梭在田间,仔细查看冬黑麦的长势,不时伸手轻抚麦穗,测量植株高度,向农业专家了解种植技术。“这冬黑麦长得可真好,秆壮穗大,看着就高产!如果下茬能种鲜食豆或者早熟大豆,肯定能增收。”许多观摩团成员不时发出赞叹。随后,大家又来到市农科院的冬黑麦试验田,这里种植着40多个冬黑麦品种,农科院的技术人员现场讲解了不同品种在株型、穗型等方面的特色,对生长周期、产量等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工作人员讲解“冬黑麦+”模式
在市农科院综合楼三楼,观摩团成员围绕“冬黑麦+”模式发展前景展开了交流研讨。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董友魁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我市冬黑麦科技特派团项目及“冬黑麦+”种植模式。他提到冬黑麦是铁岭新试种的农作物,不仅是食品领域的优质原材料,在医学领域也有重要价值。依托我市辽河平原黑土地的独特优势,冬黑麦种植前景十分广阔。
自2022年初种植冬黑麦以来
经过在试验田里不断摸索
目前冬黑麦种植
以及下茬搭配鲜食豆、早熟大豆
均获得成功
为进一步推广该模式
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会人员正在交流研讨
董友魁说,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市农科所就曾种植过冬黑麦,其早熟、不倒伏、植株高、分蘖多、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的特点,在当时就展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在新时代的农业发展需求下,“冬黑麦+”模式将是对铁岭农作物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革新,实现一年两收,避免土地浪费。
市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亢锦波表示:“今天带大家看的这两块地,就是我们农业科研部门交出的答卷。‘冬黑麦+’模式在传统育种基础上,探索出了上茬冬黑麦、下茬鲜食豆或早熟豆的新路径,目前来看成效显著。冬黑麦亩产已达到800多斤,下茬大豆还能获得国家补贴,实实在在地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明年,我们要进一步推广这个模式,不仅要让农民增收,更要稳定大豆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增产。”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袁海洋)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