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新一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获表彰。铁岭市有18个先进典型上榜。即日起,市委宣传部联合市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砥砺奋进创文明 凝心聚力见花开’——文明创建先进典型巡礼”专题报道,展示这些先进典型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的扎实成效与突出成果。
美丽庭院建设提升颜值、红色资源成就富民产业、多点开花的文体活动精准对接村民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铁岭县腰堡镇汤牛堡子村立足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乡风文明建设路径,让小小村落焕发新生,让乡村治理更有温度、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在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评选中,汤牛堡子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以优良党风
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党风正则民风淳。
在村党支部书记侯少春的带领下,汤牛堡子村积极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响好的“五好”党支部。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加强理论学习,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切实为广大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靠我一个人干不成事儿。班子要团结,村民们得‘拧成一股绳’。”谈到文明乡村建设,侯少春如是说。
在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的基础上,汤牛堡子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功能,广泛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大力营造文明乡村氛围,引导村民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家庭中做一个好成员,在学校里做一个好学生。
以“小美”庭院
扮靓“大美”乡村
自打从城里回到村里,村民吴子良的老伴儿就开始拾掇房前屋后,拔杂草、种鲜花。
“老伴儿种了百合、月季、兰花啥的,有的花咱也说不上名儿来,反正看着就养眼。”吴子良说。
汤牛堡子村妇联主席侯敏介绍,在文明乡村建设工作中,村里充分发挥妇女作用,通过美丽庭院建设、最美家庭评选,以“小美”庭院扮靓“大美”乡村,以家庭“小和睦”促社会“大和谐”。
“就拿种花、护花来说吧,邻里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带动,家家自觉维护周围环境,妇女同志们的积极性可高啦。”侯敏说。
建设文明乡村,环境治理是基础。近年来,汤牛堡子村整合各类资金1200万元,修建水泥路面12.7公里、景观路1.2公里,实现村内道路“户户通”;修建院墙2.5公里、文化广场4座;安装路灯135盏;修建村内主干线排水沟2700多延长米;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85座。同时,积极普及“五指分类法”,评选生活垃圾治理示范户,在村内植树1万余棵,并对原有树木进行修剪,不断提升外观形象。通过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汤牛堡子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良好的乡村环境如磁石,吸引在城里安家的村民陆续回归。“去年回来3户,今年回来6户,还有要回来的呢。现在就有村民在收拾老房子,村里的人气儿越来越旺。”侯少春说,现在村民家里条件好了,不少人家都有小汽车,出行方便。天气暖和了,不少人都想着回来住农村小院,下点儿大酱,种上菜园子,这小日子老美了。
“这阵子地里的农活儿不那么多了,每天下午5点半,村里的小广场就会响起音乐声,爱跳的舞起来,不咋会的看看热闹,小乡村被快乐的气氛笼罩着,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谈起村里的文体活动,村民汪明久打开了话匣子。
兴产业
乡村发展后劲足
抓住腰堡镇成立全市首家旅游产业联合党委的契机,汤牛堡子村主动融入腰堡镇旅游产业联合党委整体规划,着力打造了知青文化园,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产业优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依托知青文化,汤牛堡子村打造了“知青小镇”,目前,已与乡主乡根(广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村内整体规划已经形成,主要打造了知青点、知青菜园、麦田迷宫、五彩旱稻、葫芦长廊、辣椒基地、墙绘等景点。
近日,负责知青点运营工作的孟凡义正与相关工作人员沟通,确定人数和参观路线等,为下午接待前来研学的学生作准备。
乘着“文旅兴市”的东风,汤牛堡子村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新思路。
侯少春介绍,近年来,汤牛堡子村党支部聚焦知青文化,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以知青文化、艺术田园、文化民俗、智慧农业等带动农文旅融合,全力打造集怀旧、研学、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可 董家良)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