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铁岭县双井子镇永收村的金利家庭农场里,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一望无际的稻田泛着金黄,5台大型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田间轰鸣作响。
今年,农场种植的2000亩优质水稻“稻花香2号”迎来丰收,预计亩产比往年增产300斤,金色的稻浪映衬着农户们喜悦的笑脸。
“今年墒情好,技术跟得上,你看这稻穗,粒粒饱满!”金利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李国伟抓起一把刚收割的稻谷,难掩内心激动,“我们这2000亩地,全是‘稻花香2号’,品质特别好。现在抢收,一天一台机器能收40到50亩,每天都有四五台机器同时下地,确保颗粒归仓!”

站在田埂上望去,收割机在稻田中稳步前行,一排排水稻被整齐地“吞入”,完成脱粒后,金黄的稻谷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运输车上,秸秆则均匀地撒回田间。高效机械化作业,不仅大大缩短了收割时间,也为接下来的土地整理赢得了主动。

“我们测算过,今年平均亩产预计能突破1300斤,比去年能增产300斤左右!”李国伟指着身旁沉甸甸的稻穗介绍,“‘稻花香2号’这个品种本身米质就好,加上我们采用了科学的田间管理和绿色防控技术,增产又增收,效益非常可观。”

据了解,金利家庭农场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抗风险能力。此次丰收的“稻花香2号”大米,因其口感香糯、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备受青睐,早已被多家经销商预订。

双井子镇党委书记丁骋表示,“家庭农场+优质品种+机械化生产”的模式,正成为双井子镇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引擎。金利农场今年的丰收,不仅鼓了农场主的“钱袋子”,也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对推动全镇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金仙)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