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缸里藏岁月芳华,热炕头上那就是一个唠呀”,在即将首发的铁岭文旅主题曲《快乐到家了》中,这句裹挟着东北烟火气的歌词打开了铁岭地域文化的大门。创作者孙涌智以“二人转×rap”的跨界融合为骨架,用精妙的旋律转调为血脉,让歌词中的隐喻与巧思落地生根,既复刻了铁岭人的生活日常,更镌刻下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基因与人文温度。
用歌词隐喻刻画烟火器物里的时光叙事,“酸菜缸里藏岁月芳华”并不是对东北饮食的简单描摹,而是对铁岭生活哲学的诗意提炼。
酸菜缸作为东北农家的“时光容器”,腌渍的不仅是越冬的白菜,更是一代代铁岭人对生活的热忱与坚守。寒冬时节,瓷缸中静静发酵的酸菜,将阳光与土地的馈赠封存,在漫长冬日里酝酿出酸香醇厚的滋味,这是铁岭人顺应时节的生存智慧,更是岁月沉淀下的生活仪式感。缸中跳动的气泡,仿佛是时光流淌的声音,承载着孙涌智童年记忆中母亲腌菜的身影,藏着邻里间分享腌菜的温情,凝聚着铁岭人在平凡日子里打磨出的芳华。

而“热炕头上那就是一个唠呀”,则精准捕捉了铁岭人情感联结的核心场景。
热炕头是东北民居的“温暖心脏”,寒冬里,一家人围坐其上,炕火跳跃着驱散严寒,瓜子花生摆满炕桌,家长里短、谈天说地的唠嗑便成了最动人的日常。
“唠”字又暗藏双关玄机,既是邻里亲朋间无拘无束的闲谈,又谐音“烙”,暗合热炕头“烙烤”的温热触感,一语双关间,将生活场景与身体感知无缝衔接。这“唠”的是柴米油盐,是铁岭人豪爽洒脱的性情;“烙”的也是流淌在烟火气中的人情味,是岁月里不曾褪色的乡愁。

不同曲风的融合,实现了传统与潮流的跨界对话。为了让这句歌词的文化内涵充分释放,孙涌智创新性地采用“二人转×rap”的曲风搭配,让传统民俗与现代潮流完成了一场精彩对话。rap段落的节奏明快灵动,“鳖屈”“吵吵叭火”等铁岭方言词汇的融入,让唠嗑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铁岭老铁围坐炕头畅聊的画面也愈加鲜活。

旋律转调的设计更是暗藏巧思。唱至“酸菜缸里藏岁月芳华”时,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怀旧氛围。转入“热炕头上那就是一个唠呀”,节奏变得轻快活泼,与演唱者杨树林“唠嗑式”的演唱相得益彰,将热炕头的热闹与温情渲染得淋漓尽致。这种快慢交替、高低错落的转调,不仅让旋律更具层次感,更暗合了“岁月沉淀”与“生活欢腾”的情感张力,让听众在旋律流转中感受铁岭生活的多维质感。

文化根脉连接着铁岭烟火里的精神底色,这句歌词的生命力,根植于铁岭深厚的地域文化土壤。酸菜缸、热炕头,这些看似朴素的生活器物,早已成为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与生活温度。银冈书院的文脉底蕴滋养了铁岭人的精神世界,而热炕头的闲谈、酸菜缸里的烟火气,塑造了铁岭人乐观豁达的性情。孙涌智将这些元素融入歌词,正是要让听众透过烟火日常,读懂铁岭不仅有小品笑星的幽默,更有藏在器物与闲谈中的岁月深情,映照出铁岭人的生活智慧与情感世界,更让铁岭地域文化在旋律与文字中得以鲜活传播,让“快乐到家了”的主题不仅停留在歌声里更在生活中。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琨淇 杨洋)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